持續壯大實體經濟 貼心服務企業發展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。實體經濟是江蘇經濟發展的家底,企業是江蘇經濟發展的根基和命脈,穩住實體經濟就是穩住經濟基本盤。新華日報《黨代表熱議》欄目邀請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和江蘇銀行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夏平兩位代表互動交流。
記者:實體經濟是無錫發展的最強王牌。請介紹一下無錫實體經濟近年來的發展情況。
杜小剛:近年來,無錫堅定實施產業強市主導戰略,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、先進制造業為主體、現代服務業為支撐,加快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。去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邁上2萬億元的歷史性臺階,現有市場主體107萬戶、工業企業8萬家,擁有規模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10個、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企業3家、A股上市公司109家,入圍中國企業、中國制造業、中國服務業3張500強榜單企業數連續4年江蘇第一。
邁上新征程,無錫正著眼推進新型工業化、加快建設制造強市,聚焦物聯網、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等四大地標產業,高端裝備、新能源等六大優勢產業,人工智能、深海裝備等五大未來產業,加快產業補鏈強鏈、科技自立自強、數字賦智賦能,使每條重點產業鏈都擁有自主性的核心技術、引領性的科創平臺、標志性的重點企業,使每位企業家都成為有理想、有志向、有情懷、有堅守、有匠心的現代新錫商,努力當好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優等生。
記者: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。江蘇銀行如何助力全省實體經濟發展?
夏平:江蘇銀行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的首要任務,全力支持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。
全力支持制造強省建設。全力支持制造業高端化、數字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,全行制造業貸款余額突破1900億元,近十年增長超千億元,實現翻番。
大力服務基礎設施建設。緊盯園區升級、鄉村振興、交通水利、新能源新基建等重點領域,加大中長期項目貸款投放力度,對公中長期貸款占比突破50%,近十年提升23個百分點。
聚力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全面對接省“產業強鏈”三年行動,針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融資難點創新產品,供應鏈金融融資余額近1200億元,累計服務客戶超5000家。
著力穩外貿穩外資。通過貿易便利化、減費讓利、產品創新等舉措不斷優化江蘇地區外貿營商環境。積極支持省內跨境電商產業發展,年跨境業務結算規模超千億美元。
無錫地區是江蘇銀行信貸資源投入的重點地區。聚焦高端制造、“雙碳”經濟等重點領域,江蘇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,各項貸款總額、制造業貸款占比、綠色金融業務規模等在無錫地區均居同業前列。
記者:壯大實體經濟,中小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,無錫是如何服務好中小企業的?
杜小剛:無錫有41萬家中小企業,這是我們發展實體經濟的底盤和底氣所在。今年以來,重點從3個方面開展對中小企業的服務:
推出一批助企紓困政策。在推動各級各類政策直達快享的基礎上,出臺優化營商環境5.0版行動方案、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等專項政策,今年累計已為各類企業退稅減稅降費及緩稅緩費300多億元,讓中小企業輕裝上陣、安心經營。
實施一批智能制造項目。全面開展“百企引航、千企升級”行動和智能化改造、數字化轉型、綠色化提升三年行動,滾動推進100個智能化建設重點項目和200個“兩化”深度融合重點項目,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,推動傳統中小企業實現能級躍升。
培育一批“專精特新”標桿。堅持把“專精特新”作為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,出臺若干政策措施和為企業辦實事清單,鼓勵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、產品創新、模式創新。目前已有12家企業入選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名單,88家企業獲評國家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。
記者:破解融資難融資貴,是服務中小企業的具體舉措。江蘇銀行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?
夏平:江蘇銀行始終堅持“做小微就是做未來、幫小微就是幫自己”服務理念,堅守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,著力構建數字小微金融服務體系。
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。融合線下服務的“苦功夫”、線上服務的“新功夫”,練就服務小微企業的“真功夫”,全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比重超過1/3,總量和增量均居全省第一。
提升金融服務可得性。充分用好各項政策激勵,著力穩企助企惠企,積極貫徹省普惠金融風險補償基金要求,加大小微貸等產品推廣力度,降門檻、免擔保。普惠小微貸款中信用類占比超過四分之一,小微企業貸款線上隨借隨還比例超80%。
增強金融服務獲得感。堅持能減盡減、能免盡免,推出系列優惠措施。從嚴落實小微企業服務收費“七不準四公開”“兩禁兩限”等要求,通過收費機控、考核引導、違規問責等方式,實現小微企業信貸服務零收費。
記者:推動實體經濟發展,必須更加注重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,無錫做了哪些工作?
杜小剛:作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,無錫工業門類較全、產業鏈條較長、中小企業較多,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尤為重要。
一方面,積極發揮政府主導作用。國際局勢和全球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帶來一定影響。今年,我們整合成立穩增長服務大專班、“兩鏈”護航專班,建立常態化走訪的問題收集機制,通過“大兵團”作戰方式,“一企一策、一業一策、一平臺一策”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面臨的實際困難,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,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企業的發展指數、企業家的滿意指數。
另一方面,注重發揮企業主體作用。企業能夠迅速把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前沿導向,具有較強的研發領導能力與抗風險能力。我們按照“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”要求,大力支持優勢企業發揮特長,牽頭或參與建設新型研發機構、創新聯盟、創新聯合體,聚焦行業重大共性需求和“卡脖子”關鍵環節開展技術攻關,比如依托“華進半導體”組建國家集成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創新中心、依托“雪浪數制”建設雪浪云國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等。
記者:江蘇銀行將如何進一步服務好實體經濟發展?
夏平:作為全國系統重要性銀行、江蘇省最大法人銀行,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,就是要始終堅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首要位置,切實守牢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,以高質量的金融服務,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更大力度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,聚焦高端裝備、綠色環保、智能制造等重點領域,不斷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能力,助力制造業現代化轉型升級。更大力度服務綠色低碳轉型,切實履行“赤道原則”和“負責任銀行原則”,實施“蘇銀碳中和行動”,精準助力綠色發展。更大力度服務鄉村振興,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踐行金融為民初心的著力點,助推農業“智改數轉”,加大對現代農業基礎設施領域的金融支持。更大力度服務科技自立自強,打造科技人才金融標桿示范銀行,建設人才創新創業港灣,緊盯“專精特新”、“卡脖子”領域重點企業,探索科技、產業、金融良性循環的發展模式。更大力度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,充分運用自貿區平臺,積極創新跨境人民幣服務模式,服務外貿新業態,提升對實體企業外匯外貿業務綜合服務水平。更大力度服務民生,錨定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新期待,推動全渠道財富管理,圍繞適老化探索、智慧化引領、數字化驅動、場景化構建,以金融科技助力居民實現美好生活。